琴棋书画,修身养性。千百年来,人们把琴棋书画相提并论,对弈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志之一。象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。
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:象棋是智慧的体操。象棋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,良好的棋风能够培养孩子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,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对手;严格的棋规能够帮助孩子形成遵守规范的作风;复杂的棋路变化能够提高孩子的观察力、注意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、分析判断能力;棋局的胜负可以培养孩子胜不骄、败不馁,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。
1、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要下好一盘棋,需要双方合理地布局,仔细观察棋局变化,分析全局形势,还要积极思考推测对方的棋路,灵活地综合运用棋术战胜对方。这样幼儿的思维水平逐渐由直观形象性向逻辑推理性发展,学会了分析问题,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2、培养了规则意识。
象棋活动变化莫测,但是具有一定的规则,如每个棋子有各自不同的走法,下棋时双方轮流走一步,落子无悔。只有遵守这些规则,才能走好象棋,才能真正感受下棋乐趣。有些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,就找不到棋友,甚至会输棋,通过多次象棋活动,会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,想办法在各项活动中赢得同伴信任和友好,在这种相互平等的下棋过程中,规则不再是教师强加于他们,而是与人合作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约束,从而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。
3、培养了竞争意识。
象棋是一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活动,当双方认真较量分出胜负才算一局棋结束。孩子们好胜心强,可是会因点小小失误而输棋。求胜心理会促使他认真研究棋路,大胆进攻小心防守,努力提高棋技,直至反败为胜。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,孩子更大程度地得到了成功的喜悦,从而影响他们在其他学习活动中也会你追我赶勇于克服困难。
4、开发了个性潜能。
下象棋就像 “打仗”,这种游戏最令孩子们心动,当他们在下象棋中“过五关斩六将”找到快乐获得满足时,自己就增加了信心,参加其他学习活动时也平添了一份精神,从而推动了他们的全面发展。
总之,象棋的教育功能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,如何更好地让象棋服务于幼儿发展,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研究探索。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,象棋将会成为艺术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开满大地。